肠镜检查通过*进入肠道,使用带有摄像头的软管观察结肠和直肠内部情况,用于筛查或诊断消化道疾病。检查前需清洁肠道,过程中可能采用镇静剂减轻不适,操作时间约15-60分钟。
1. 检查前准备
肠道清洁是肠镜检查的关键步骤。检查前1-3天需采用低渣饮食,避免谷物、坚果等高纤维食物。正式检查前8-12小时服用泻药溶液,常见聚乙二醇电解质散需用2000-3000毫升温水冲服,每10分钟饮用250毫升直至排出清水样便。糖尿病患者需提前调整降糖方案,服用抗凝药物者应遵医嘱暂停用药。
2. 检查过程详解
患者取左侧卧位,医*将直径约1厘米的电子肠镜从*缓慢插入。肠镜前端配备冷光源和高清摄像头,可实时传输肠壁影像至显示屏。检查时需多次调整*配合医*操作,肠道转弯处可能产*短暂胀痛。发现息肉可直接进行活检或切除,微小病变可通过喷洒染色剂增强显影。多数医疗机构提供静脉麻醉选项,使用丙泊酚等短效麻醉剂实现无痛检查。
3. 术后注意事项
检查后2小时内禁食,麻醉患者需家属陪同离院。可能出现轻微腹胀腹痛,适当走动可促进排气。活检患者需三天内避免剧烈运动,切除较大息肉者应进食流质饮食2-3天。罕见并发症*括肠穿孔和出血,若出现持续腹痛或便血需立即就医。普通肠镜建议每5-10年重复筛查,高危人群应缩短至1-3年。
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能发现毫米级早期病变。45岁以上人群应将肠镜纳入常规体检,有家族史者建议提前至40岁检查。现代无痛技术已大幅提升检查舒适度,配合医*做好肠道准备可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