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38度属于低热,优先选择物理降温并密切观察精神状态。体温未超过38.5℃时可通过温水擦浴、补充水分、调节环境温度缓解,若持续发热或伴随嗜睡、呕吐需及时就医。
1. 物理降温是首要措施
使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每次10分钟。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可能引起寒战或皮肤*。保持室温在24-26℃,穿着透气棉质衣物,每2小时复测体温。
2. 补液比退烧药更重要
母乳喂养婴儿需增加哺乳频次,6个月以上宝宝可饮用苹果汁稀释的温水或口服补液盐。每日饮水量按每公斤体重50-80ml计算,观察小便颜色是否清亮。脱水表现为尿量减少、口唇干裂或前囟凹陷。
3. 药物使用需谨慎
体温超过38.5℃可考虑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儿(每次10-15mg/kg),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每次5-10mg/kg)。两种药物间隔至少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禁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4. 识别危险信号
发热伴随喷射性呕吐、囟门凸起提示脑膜炎可能。出现皮肤瘀斑、呼吸急促或抽搐应立即急诊。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无论体温均需就医,免疫缺陷患儿需更积极处理。
持续监测体温变化曲线比单次测量更重要。记录发热天数、最高温度及用药效果,就诊时携带记录。多数病毒性发热3天内自行缓解,合并细菌感染需抗*素治疗。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恢复,恢复期饮食选择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