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是自觉心跳异常的主观感受,表现为心慌、心跳沉重或节律不齐,可能由*理、病理或心理因素引发。处理需结合诱因调整*活方式或医疗干预。
1. 心悸的典型表现
心脏跳动感突然增强,可能伴随胸闷、气短或头晕。部分人描述为"心脏漏跳""心跳撞击胸腔",静息状态下尤为明显。夜间平卧时因迷走神经兴奋,早搏引发的心悸更易被感知。
2. *理性诱因
剧烈运动后心率可达160次/分以上,*摄入超400mg(约4杯咖啡)会*心肌。妊娠期血容量增加30%-50%,心脏负荷加重导致代偿性心悸。这类情况通常休息后缓解,无需特殊处理。
3. 病理性原因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基础代谢率升高,静息心率超过100次/分。贫血时血红蛋白低于60g/L,组织缺氧迫使心脏加速泵血。心律失常如房颤发作时,心室率可达110-160次/分且节律绝对不齐。需心电图、甲功五项等检查确诊。
4. 心理因素影响
焦虑发作时肾上腺素激增,30分钟内心率提升20-30次。惊恐障碍患者常误判心悸为心梗,形成"心悸-恐惧"恶性循环。正念呼吸训练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5. 应对方案
药物治疗可选美托洛尔缓释片(每日47.5mg)、普罗帕酮(150mg/8h)或稳心颗粒(1袋/次,3次/日)。室上速发作时可尝试Valsalva动作:闭气后用力呼气10秒。饮食建议增加镁含量高的南瓜籽(156mg/100g)或黑巧克力,避免高盐食品诱发水钠潴留。
持续心悸超过15分钟伴冷汗、胸痛应立即就医。动态心电图能捕捉阵发性心律失常,心脏超声可排除结构性病变。多数情况下,改善睡眠节律和减少应激源比药物干预更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