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疼痛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餐后痛以及夜间痛加剧。胃溃疡疼痛的特点主要有疼痛部位固定、与进食相关、周期性发作。
1、疼痛部位固定:
胃溃疡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或上腹部正中偏左,疼痛位置较为固定。这种疼痛源于胃黏膜缺损处暴露于胃酸*,当溃疡面较深时可能累及肌层神经末梢。患者常能明确指出疼痛点,与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的放射性疼痛有明显区别。
2、与进食相关:
典型表现为进食后30分钟至2小时出现疼痛,食物*溃疡面或促进胃酸分泌时症状加重。部分患者会出现饥饿痛,空腹时胃酸直接*溃疡基底导致疼痛,进食碱性食物如苏打饼干可暂时缓解。这种节律性疼痛是区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特征。
3、周期性发作:
疼痛常呈周期性反复发作,春秋季高发,持续数周后自行缓解。发作期可能伴有反酸、嗳气等伴随症状,缓解期症状完全消失。周期性发作与胃酸分泌节律、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相关,未经规范治疗者每年可发作2-3次。
胃溃疡患者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食物和浓茶咖啡。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馒头等,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减轻胃部负担。注意调节情绪压力,戒烟限酒,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呕血黑便时需立即就医。适当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有助于胃肠蠕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增加腹腔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