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低血压晕厥可通过调整*活方式、物理干预、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通常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容量不足、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引起。
1、*活方式调整:
避免快速改变*,起床时先坐起30秒再站立。增加每日水分摄入至2000毫升以上,适量增加食盐摄入有助于提升血容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高温环境,睡眠时抬高床头10-15厘米可减少夜间多尿。
2、物理干预措施:
穿戴医用弹力袜可减少下肢血液淤积,建议压力梯度为20-30毫米汞柱的过膝袜。进行倾斜训练时需在专业人员监护下逐步延长站立时间。肢体交叉动作或握力练习能通过肌肉泵作用促进静脉回流。
3、血容量管理:
急性发作时可饮用250-500毫升等渗盐水。长期管理需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每公斤体重1.2克,合并贫血者需补充铁剂。监测24小时尿量维持在1000-1500毫升范围。
4、药物调整:
评估当前使用降压药、利尿剂等可能诱发低血压的药物。必要时在医*指导下使用盐酸米多君等血管收缩剂,或氟氢可的松等盐皮质激素。合并心动过缓者可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
5、原发病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帕金森病患者应优化多巴胺能药物治疗。继发于肾上腺功能不全者需长期激素替代治疗,自身免疫性自主神经病变可考虑免疫调节治疗。
*性低血压患者应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饱餐后立即活动。每日进行30分钟脚踏车或游泳等有氧运动,可增强血管调节功能。饮食上采用少量多餐方式,每餐碳水化合物占比不超过50%。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病史和用药信息,浴室及卧室应安装防滑设施和扶手。定期监测立卧位血压变化,记录晕厥前驱症状如视物模糊、出汗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