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环扩张期属于休克进展期,是休克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休克分期主要*括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和微循环衰竭期。
1、微循环缺血期:
休克早期表现为微循环缺血,机体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引起皮肤、内脏血管收缩,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供血。此阶段血压可正常或略升高,但脉压差缩小,患者可能出现烦躁不安、皮肤苍白等症状。
2、微循环淤血期:
微循环扩张期即淤血期,随着休克发展,组织持续缺氧导致酸性代谢产物堆积,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大量血液淤积在微循环中。临床表现为血压下降、皮肤发绀、尿量减少,可能出现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
3、微循环衰竭期:
休克晚期进入微循环衰竭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微血栓形成加重器官缺血。患者出现顽固性低血压、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昏迷等终末期表现。
4、病理*理变化:
微循环扩张期核心改变是毛细血管床大量开放,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增高。白细胞黏附、血小板聚集加剧微循环障碍,同时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5、临床处理原则:
此阶段需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密切监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指标,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
休克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饮食宜选择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限制钠盐摄入。注意保暖但避免过热,定期翻身预防压疮。恢复期可逐步进行床上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出现皮肤湿冷、呼吸急促等表现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