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主动脉瓣膜狭窄是指主动脉瓣开放受限导致血液从左心室流向主动脉受阻的疾病,可能由先天性瓣膜畸形、老年退行性钙化、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引起。
1、先天性瓣膜畸形:
部分患者出*时主动脉瓣发育异常,如二叶式主动脉瓣(正常为三叶),这种结构异常会加速瓣膜磨损和钙化。轻度狭窄可通过定期超声心动图监测,中重度需考虑球囊扩张或瓣膜置换手术。
2、老年退行性钙化:
60岁以上人群因瓣膜长期机械应力作用,胶原纤维断裂后钙盐沉积,导致瓣叶增厚僵硬。早期可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进展期需评估手术指征,常伴有活动后气促、心绞痛等症状。
3、风湿性心脏病:
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瓣膜交界处粘连,多见于青中年。需预防性使用抗*素避免复发,严重者出现咯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需联合抗心衰治疗。
4、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侵袭瓣膜形成赘*物,导致瓣叶穿孔或挛缩。急性期有高热、栓塞表现,需足疗程静脉抗*素,合并瓣周脓肿者需紧急手术清创。
5、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异常促使瓣膜基底部分粥样斑块形成,与冠状动脉病变常共存。需强化降脂治疗,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急性左心衰。
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优先选择鱼类、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适度进行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监测运动后心率不超过(220-年龄)×60%。避免突然的寒冷*或情绪激动,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度减轻夜间呼吸困难。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瓣膜面积和跨瓣压差变化,出现晕厥、胸痛持续20分钟以上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