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鱼是鲤科鲮属鱼类的统称,典型的喜温性鱼类,*存临界温度7~41℃,我国主要分布在北纬25°以南的珠江、闽江、元江、澜沧江和台湾、海南等地,常见种类有土鲮、泰鲮、麦鲮等,下面一起来看一看麦鲮是什么鱼吧!
一、鱼种论述
麦鲮是鲤科野鲮属淡水鱼类,学名麦瑞加拉野鲮,原产于印度和孟加拉国,我国于1982年从印度引进,现已成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地重要经济型鱼种,常见个体一般1~2千克,最大个体可达8千克以上,最长寿命可达12年。
二、形态特征
麦鲮体呈长圆形,体高相当于头长,圆鳞,头无鳞,吻钝,嘴阔,单对短吻须,背鳍起始处距头部比尾部更近,背鳍与体高同高,胸鳍比头短,尾鳍深分叉,背部通常呈深灰色,腹部呈银色,背鳍成灰色,胸、腹、臀鳍尖端呈桔黄色。
三、分布范围
麦鲮原产于印度和孟加拉国,老挝、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缅甸、尼泊尔等地亦有分布,现已广泛引种至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我国于1982年从印度引进,现主要分布在北纬25°以南的珠江、闽江、元江、澜沧江及海南等地。
四、*活习性
1、杂食性:麦鲮是杂食性鱼类,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其中鱼苗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体长1.4厘米以上时开始摄食浮游植物,体长4厘米以上主要以藻类、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
2、底栖性:麦鲮是底栖性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水体的底层活动,但季候变化、水温冷暖、气压高低、饵物环境、水位涨落、水质清浊等外部因素随时都可能改变麦鲮的活动水层。
3、喜温性:麦鲮是喜温性鱼类,最适*存温度25~30℃,*存温度范围7~41℃,水温高于31℃或低于15℃时食欲逐渐减退,水温低于13℃时停止摄食,水温低于7℃时则不能*存。
白条鱼是鲤科䱗属初级淡水鱼类,俗称餐条、游刁子、尖嘴子等,而麦穗鱼则是鲤科麦穗鱼属小型淡水鱼类,亦称食蚊鱼、柳叶鱼、草*子等,这两种鱼在外形上非常相似,下面来看一看白条鱼和麦穗鱼有什么区别吧!
一、科属分类
1、白条鱼:白条鱼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辐鳍鱼纲、新鳍亚纲、鲤形目、鲤亚目、鲤科、鲌亚科、䱗属鱼类的统称,俗称餐条子、游刁子、川条子等。
2、麦穗鱼:麦穗鱼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辐鳍鱼纲、新鳍亚纲、鲤形目、鲤亚目、鲤科、鲌亚科、麦穗鱼属鱼类的统称,俗称山鳡、桃花板、麻口等。
二、形态特征
1、白条鱼:白条鱼体延长,侧扁,背缘较平直,腹缘稍凸,腹棱自胸鳍下方至*,头稍尖、侧扁,吻短,口端位、斜裂,眼中大,被中小圆鳞,侧线完全并在胸鳍上方急遽向下倾斜,体背呈青灰色,侧面及腹面呈银白色,尾鳍呈灰黑色。
2、麦穗鱼:麦穗鱼体延长,侧扁,头稍短小,腹部圆,尾柄较宽,吻短,口小,无须,眼较大,被圆鳞,背鳍不分枝,胸、腹鳍短小,臀鳍短,尾鳍分叉浅、上下叶等长,背部及体侧上半部呈银灰微带黑色,腹部呈白色,各鳍膜呈灰黑色。
三、栖息环境
1、白条鱼:白条鱼是上层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水体上层活动,喜集群栖息于江河、湖库等水体沿岸浅水区,冬季则游到深水越冬,喜风浪和高温,常成群结队的在水面争抢食物。
2、麦穗鱼:麦穗鱼是中上层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喜*活在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的浅水区,冬季则游到深水越冬,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
四、摄食习性
1、白条鱼:白条鱼是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藻类为食,亦喜食高等植物碎屑、水*昆虫、河虾等甲壳动物,*性贪食,进食方式为“啄吞”,即将鱼饵料推到安全地带后再一口吞下。
2、麦穗鱼:麦穗鱼是杂食性鱼类,其中幼鱼主要以轮虫等浮游动物为食,而成鱼则主要以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及摇蚊幼虫、孑孓等为食,亦喜食藻类、高等植物碎屑、河虾、鱼卵等。
综上所述,白条鱼和麦穗鱼是非常相似的鱼类,其中白条鱼是鲤科䱗属鱼类,主要以藻类、高等植物碎屑、水*昆虫等为食,而麦穗鱼则是鲤科麦穗鱼属鱼类,主要以浮游动物及摇蚊幼虫、孑孓等水*昆虫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