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排卵治疗是辅助*殖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药物*卵巢发育多个卵泡,以提高受孕机会。以下是三种比较常见的促排卵方案及其解析:
一、克罗米芬/来曲唑联合HMG+HCG方案
(一)方案介绍
适用人群: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排卵障碍患者。
用药流程:月经周期第3~5天开始,每日口服克罗米芬(50-150mg)或来曲唑(2.5-7.5mg)共5~7天,接着肌注HMG(1-2支/天)。当血清雌激素(E2)水平≥300pg/mL或B超显示优势卵泡直径≥18mm时,注射HCG(5000-10000IU)。
优势:克罗米芬和来曲唑均为口服药物,使用方便,且价格相对较低。来曲唑对*内膜和宫颈黏液的影响较小,不影响内膜厚度和*穿透。
局限性:部分患者可能对克罗米芬或来曲唑反应不佳,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方案。HMG需要肌肉注射,部分患者可能难以接受。
二、GnRH激动剂长方案
(一)方案介绍
适用人群:适用于几乎所有IVF人群,尤其是需要多卵泡的人群,如PGT患者。
用药流程:黄体中期或月经周期第1-2天开始,使用长效GnRH-a进行降调,7-14天后开始使用Gn(FSH/LH)进行卵巢*,根据患者卵巢反应调整Gn剂量,直至卵泡成熟,注射HCG扳机。
优势:卵泡直径相对均一,内膜容受性较好,适合鲜胚移植,对*内膜不良的人群有益。
局限性:降调过程较长,需要多次注射,部分患者可能难以坚持。对于卵巢低反应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方案或联合其他药物。
三、拮抗剂方案
(一)方案介绍
适用人群:适用于卵巢高反应、PCOS患者,以及需要降低OHSS风险的患者。
用药流程:月经周期第2-3天开始使用Gn进行卵巢*,当主导卵泡直径达14mm左右时,开始使用GnRH拮抗剂(如加尼瑞克),直至卵泡成熟,注射HCG扳机。
优势:更加灵活,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内源性LH的抑制可靠,可用HCG或GnRH-a扳机,有效降低OHSS风险。
局限性:对内膜种植窗接受性有一定影响,可能导致新鲜周期种植率降低,从而增加治疗时间和费用。
四、选择促排卵方案的建议
(一)个体化评估
促排卵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卵巢储备功能(如AMH、AFC)、既往促排卵反应、病因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评估。例如,对于卵巢低反应患者,可优先考虑短方案或拮抗剂方案;对于卵巢高反应或PCOS患者,拮抗剂方案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二)与医*充分沟通
在选择促排卵方案前,患者应与*殖医*充分沟通,了解不同方案的优势、局限性及可能的风险,共同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三)监测与调整
促排卵过程中,需通过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结合血清激素水平调整药物剂量。若出现卵巢过度*综合征(OHSS)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处理。
促排卵方案的选择和实施是辅助*殖治疗中的关键环节,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案,并在专业医*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