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在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异常积聚的疾病,可能与脑脊液分泌过多、循环受阻或吸收障碍有关。脑积水可分为交通性脑积水和非交通性脑积水两类,常见症状*括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步态不稳等。
1、脑脊液分泌过多
脑脊液由脉络丛分泌,当分泌功能亢进时可能导致脑积水。这种情况可能与脉络丛*状瘤等肿瘤有关,通常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手术切除肿瘤,必要时可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缓解症状。常用药物*括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乙酰唑胺片减少脑脊液分泌,*片辅助利尿。
2、脑脊液循环受阻
脑脊液循环通路任何部位出现梗阻都可导致非交通性脑积水,常见于中脑导水管狭窄、第四脑室出口阻塞等情况。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头围增大、落日征等典型表现。治疗需解除梗阻原因,如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或放置脑室腹腔分流管。临床常用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控制颅内压,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减轻脑水肿,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头痛。
3、脑脊液吸收障碍
蛛网膜颗粒吸收功能下降可引起交通性脑积水,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膜炎等疾病。这类患者脑室系统普遍扩大但无明确梗阻点,可能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尿失禁等症状。治疗可采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药物可选择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抗炎,胞磷胆碱钠胶囊营养神经,奥拉西坦胶囊改善认知。
4、先天性发育异常
部分脑积水与先天性发育异常有关,如Chiari畸形、Dandy-Walker综合征等。新*儿可表现为前囟饱满、头皮静脉怒张,婴幼儿可见头围增长过快。早期干预很重要,可进行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配合注射用鼠神经*长因子促进神经发育,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营养支持,小儿氨基酸注射液补充营养。
5、继发性脑损伤
颅脑外伤、颅内出血、感染等继发性因素也可能导致脑积水。这类患者多有明确外伤或感染史,病情进展较快。治疗需处理原发疾病同时解决积水问题,如血肿清除联合脑室外引流。常用药物*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营养神经,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改善脑代谢。
脑积水患者日常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及头部碰撞,保持规律作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等,限制钠盐摄入。定期复查头部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头痛加重、意识改变等应及时就医。康复期可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和平衡功能锻炼,但所有治疗都应在专业医*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