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痛、*坠胀感、少量便血、腹胀及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与手术创伤、肠道功能恢复及饮食调整有关。
1、轻微腹痛:
术后创面未完全愈合时可能出现隐痛或牵拉痛,多集中在左下腹。疼痛程度与息肉切除范围相关,一般3-5天缓解。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可采用热敷缓解不适。
2、*坠胀感:
肠镜操作及息肉切除过程中可能*直肠神经,产**部位酸胀下坠感。该症状在经*切除较大息肉后更为明显,通常1-2周内逐渐消失。保持*清洁可减轻不适。
3、少量便血:
创面结痂脱落时可能出现大便表面带血丝或黏液血便,出血量一般少于月经量。若出血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鲜红色血块需及时就医。术后2周内应避免食用辛辣*食物。
4、腹胀:
肠道充气及麻醉影响可能导致术后腹胀,常伴随排气减少。建议术后6小时开始床上翻身活动,24小时后逐步恢复流质饮食。腹部*可促进肠蠕动恢复。
5、排便习惯改变:
部分患者会出现暂时性腹泻或便秘,与肠道菌群紊乱、饮食结构调整相关。术后1个月内应保持膳食纤维适量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
术后恢复期需特别注意饮食管理,建议采用低渣饮食2-3天,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摄入坚果、籽类等粗糙食物,减少奶制品摄入以防胀气。每日可进行温和的腹部*促进肠蠕动,术后1周内禁止剧烈运动和提重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如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或大量出血需立即返院复查。术后1个月应复查肠镜确认创面愈合情况,并根据病理结果制定后续随访计划。